【軍事博評】William:怕了地方勢力,海自建造世上首艘專用反導艦?

2020-10-09 12:37:40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位於羅馬尼亞德韋塞盧鎮(Deveselu)的岸基神盾飛彈防禦設施(Aegis Ashore Missile Defense Complex),四年前才投入現役。作為艦載神盾系統陸上型,部分用於神盾及飛彈制導的艦載通訊系統、資料鏈及導引雷達也搬到陸地上來。(網絡圖片)

日本政府七月時基於多種原因,已無限期擱置陸基神盾反導系統的計劃,並為此尋找其他替代方案。至九月初海自提出包括「反彈道作戰專用艦」在內的四個方案,並開始進行審議與委託民間企業進行調查;與此同時,方案也已交給美方並詢問意見;與似同時,美國國防部亦宣布批准廠商建造相應的雷達與開發專用的神盾反彈道作戰系統AEGIS Baseline J7.B。不過,這則重要的軍事新聞除日本方面外鮮為他人所留意,可能因為無論台海、喜馬拉雅山脈、近東/南俄、東歐還是地中海都處於相當緊張的地緣糾紛中,形勢的緊張是冷戰後所僅見的緣故吧。

已退役多時並成公園擺設的A-35反彈道導彈,彈頭是個300萬噸氫彈......(網絡圖片)

單純作為反導用途的軍艦,過去很少被提出來。這是因為反導科技在1960年代後期隨著高速火箭及大型相控陣預警雷達的出現,才有實現的可能(這時攔截彈仍是是大當量核子彈頭)。美國和俄國分別發展了哨兵計劃與及A-35攔截系統。

拿大當量核彈攔截ICBM彈頭,基本是七傷拳-核武在外大氣層引爆發出的迦馬射線,在經過中大氣層的磁場圈時會變成電磁脈衝(EMP)並照向下方地面,若EMP足夠強烈,沒受保護的軍民用電子設備都會被燒毀,而且EMP脈衝影響範圍可以很廣。(網絡圖片)

基於蘇聯的城市及重要導彈基地大都位於內陸地區,蘇聯除發展固定的飛彈陣地、保衛數大城市外,還開始研發流動的反彈道導彈以涵蓋全國重要城市與設施;相應地,若想保護沿岸都市圈,美國的反導系統最好有進一步部署於海上的能力了;另外更重要的是,基於外大氣層核爆通常會產生強力的EMP脈衝,對沿岸城市的電力與電子系統造成嚴重破壞,如果攔截點是在更遠的海上,那對於沿岸基建設施的破壞就可減到最低。

警衛系統的衝刺式末端內大氣層攔截彈,特色是加速度達難以想像的100G,且10秒內可達音速10倍,彈頭是W66型低當量中子彈。

 

SABMIS的特色是將四個陸上搜索用、五層樓高的相控陣搜索雷達PAR裝到核動力艦船上,兩個反應堆可為該雷達提供充足電力供應。(網絡圖片)

為將警衛系統中的長程攔截彈斯巴達人部署到海上,美國海軍於1969年提出一種以薩克拉門托級高速補給艦為基礎、配備66枚攔截彈及四部巨型相控陣雷達的核動力反彈道導彈艦Sea-based Anti-Ballistic Missile Intercept System (SABMIS)。然而詳細規劃開始沒多久,美蘇兩國就簽署SALT-I協議。條約最重要的地方,除了規範核武載具的數量及禁止部署軌道核武外,更重要的是制止可能打破核平衡的手段:美蘇雙方只能部署一個陣地共100枚的防空導彈。為此蘇聯選擇只保莫斯科,而美國則擇保護北部的ICBM飛彈發射場,整個計劃自此無疾而終。

英格爾的大型反導艦方案。反導艦可進行前線部署,更能接近威脅方向,並有更大發射窗口進行搜索與攔截,成功率可以更高。(網絡圖片)

反彈道導彈計劃在1990年代再次成為國防重點項目,伴隨美軍開始發展相應的AMDR大型主動相控陣雷達,專用的反導艦被再次提出來。這次主要是因應2010年代美國因經濟衰退及反恐戰爭開支大增而凍結新世代大型作戰艦(DDG-1000及尚在規劃的CG-X),現有平台要搭載更大型的雷達進行反導作戰,有相當大的困難。為保持單艦強大的偵察與反導能力,英格列船廠建議使用LPD-17聖安東尼奧級船塢登陸艦的船體,搭載四面陣最大型的AMDRS波段搜索雷達(6.7米或10.6米直徑),進行超遠程反導作戰。

英格列船廠的方案,擁有美軍當時新研發的MK-57垂直發射系統288個通手垂發,同時亦擁有相當強大的發電能力,並擁有大型的主砲預留位置,可裝上155MM AGS、尚在研究中的電磁砲或預期可用於反導作戰的重型激光砲等。由於全艦需要強大電力,該艦亦有大機會用上原為DDG-1000設計的綜合電推系統。更重要的是,該艦有足夠的空間與船身高度,足可搭載未來可能研發的長程反導導彈。事實上,本艦除反導外,更是一種大型遠洋巡洋艦。(網絡圖片)

該計劃原於2000年代中期提出,基本上是一種射程達3000公里以上,像NMD一樣用以攔截大型ICBM的攔截彈,美軍甚至已打算開發大型垂發,但2008年金融海嘯,這一計劃被完全擱置。好景不常的是,美軍及後對英格爾的大型反導艦似乎不太感冒,2015年美軍將重點轉回針對中國海軍、並提出分散殺傷概念後,美軍似乎更傾向短中期內將神盾及SM-3攔截彈潛力挖到盡並分散部署,同時等待新世代相控陣雷達AMDR在十多年後發展成熟及普及化(當然,最大問題仍是預算吃緊),自然也不再考慮發展新型的反彈道專用艦了。

日本的防務考慮?

此前2018年日本防衛大綱中,想定部署兩套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用以保護日本本土免受朝鮮(以及中國、俄羅斯)彈道導彈威脅之餘,也能作為美軍導彈防禦的前緣部份,利用雷達為美軍本土反導系統提早獲得較準確的彈道數據,同時在可能的情況下實施上升段或早期中段攔截(主要針對朝鮮的洲際彈道導彈)。

問題在於陸基反彈道系統的搜索雷達,需要一個較空曠地方進行部署,以得到最廣闊的視界,尤其是日本要防禦的正面接近180度,涵蓋中、俄、朝三國可能攻擊日本本土或飛越日本領空的導彈,同時又不能太過貼近民居,以免邊緣散射的高能量電磁波影響居民或附近的電子儀器。而以日本人口較密集而面向日本海方向的沿岸地區以山地為主,這種平地實在很難找到。

洛馬的SSR雷達(即今天的AN/SPY-7)以及SM-2 BLK IIA長程反彈道攔截彈,都有日本資金參與,是典型的美日合作產物。(網絡圖片)

最後日方找了兩個陸自的演習場 / 基地作為部署地,分別是秋田市新屋演習場和萩市睦心地區演習場。不過問題還是存在,而且後來發展成比想像中更嚴重。首先,SM-3 BLK IIA攔截彈的推進器燃燒完後有可能跌進人口密集區(主要指荻市周邊範圍),而且無法及早向市民預警;其次防衛省在詳細勘察地形後發現原有電子圖的高程有誤差,秋田市雷達選址的雷達覆蓋角度較低,加上該地亦非常接近民居,地方反對聲浪太大,才會讓日本政府對部署有另外的想法。

海自的飛鳥號試驗艦。其有兩座LM-2500燃料渦輪引擎及一個以另一部獨立的LM-2500所推動的發電機(作為綜合電推試驗用)。由於AN/SPY-7雷達嚴格來說是更換成主動相控陣的AN/SPY-1型雷達,且適合部署在6-7000噸的護衛艦上,若就海自所言只保留陸基視盾的操作能力及約24發垂直發射管與基本自衛武裝,並不要求執行其他任務,飛島號艦體空間與發電能力足夠負荷,而且更方便靠近威脅方向進行部署。(網絡圖片)

現時日方有四個替代的考慮方案,不過前題是要比較省錢省人力。第一個方案是再多建兩艘神盾艦;第二個為在陸上建設雷達設施,但在其他海自軍艦部署導彈的方案(或新建只載導彈的船艦平台);第三個是將雷達及垂發整合進一個浮動平台上;第四是建兩艘不負責海自制海或其他防空任務的專用反導艦。

若設計專用反導艦可能比較昂貴,不過美軍曾研究過以一種「模組」型式將整個陸基神盾的軟硬件裝到一條大型散貨船 / 貨櫃船上。這種平台模組可以選擇固定的,但也可選擺可移動的大型輪船上,並可前署到任何地點,其發電能力也沒有問題(因為也算在模組當中),甚至乎在操船上可全權交由普通海員操作。若防衛省選擇這部署方式,那就連人員吃緊的海自都不用麻煩到了。(網絡圖片)

如前所述,由於海自選用的是衍生自洛馬AN/SPY-7固態相控陣雷達,要建新的愛宕級也需要修改艦橋配電設施及設計,而且建造完整神盾艦的價格昂貴,現時海自的人力也未必能撥出足夠人手營運兩艦;第二個方法可能最省錢,但找新的雷達地點同樣麻煩,而且若部署一般軍艦上,會把該艦任務「綁死」(因為仍要部署在附近),而資料鏈的傳送也可能受干擾及影響精準度;平台的話部署自由可能受限制,也較受地震海嘯等天災影響,而且平台難以自由走動且防禦力較薄弱;至於全新的反導艦仍然要重新設計,價格不會低,但理論上可以補給艦作為設計基礎,或以油輪與較堅固的滾裝船改裝並加強結構,照理亦可相應減輕價格,而且完成後核心系統亦可交陸自管理,海自的負擔亦相應較輕。

防衛省對於陸基神盾替代案的初步評估。(網絡圖片)

 

 

 

 

 

 

 

 

 

 

 

 

 

不過無論如何,這些方案還是要徵詢美軍的意見,畢竟陸基神盾是美國的產品,本計劃也是美日合作的成果,而且雷達也需支援美軍反彈道作戰。這也充份反映日本在美軍太平洋戰略中的角色-就是支援者,自身的發展必須與美軍協調,之前加賀輕空母改裝案使用平甲板設計,一定程度上還要「遷就」美軍的使用需要......

 

【軍事博評】William:日本真有能力攔截朝鮮飛彈?淺談彈道導彈防禦謬誤

【軍事博評】William:日本真有能力攔截朝鮮飛彈?淺談彈道導彈防禦謬誤

  早前朝鮮兩度試射火星12型中遠程彈道導彈,作全射程測試,兩枚彈都飛越日本北海道上空的宇宙空間,彈道最高點分...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0-10-09

手機分享本文:

本週熱門

Error: No articles to dis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