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張利:康宏事件凸顯小股東權益保障不足

2020-11-19 12:38:31 最後更新日期:2021-02-08 17:32:05

翻攝港交所網站

截至今年9月底,在港交所主板掛牌的上市公司中,大約有60家已停牌逾三個月。 這些公司之所以停牌,並非要進行私有化或者是自願撤消上市地位。換言之,其停牌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讓投資者有足夠的時間消化信息,重新評估股票價值,以保障小股民的利益。但以下談及的停牌上市公司——康宏環球(1019.HK)則屬例外。 話說,康宏自2017年年底停牌至今已經三年,期間多番爆出股東爭拗,訴訟不斷,至今天仍有訴訟待裁決。姑勿論公司在停牌期間不同股東之間各自「出牌」的插曲,一眾小股東在停牌的期間其實是最陷於被動,不但不能進行股票買賣套現,並且要面對不知何時才能結束停牌期的等待,可謂苦不堪言。 更甚的是,由於康宏已連續停牌超過18個月,港交所早前公布決定取消其上市地位。這意味著小股東很可能「無仇報」。 而根據康宏停牌前的業績報告披露,當時公司仍有48億元淨資產,包括8億元現金。一旦被除牌,該公司的資產就不再受監管機構約束,其資產如何處理?小股東能否從公司的資產取回自己的利益?這些疑問都深深困擾著小股東。 以上幾點問題,正正反映出目前港交所的停牌和除牌機制,其實未必切實符合小股東的利益。所以,早前有康宏小股東已展開「維權」行動,要求公司馬上召開股東大會,重選董事,以及交代業績。 但話說回來,香港作為成熟穩健的國際金融中心,這個成果得來不易,證監會絶對有責任主動介入,要求康宏董事局盡快對外交代財務狀況,保障一眾小股東的權益,以及本港股票市場的良好聲譽。 本文作者:張利/時事評論員(本文作者聲明並無持有相關股份)

By 2020-11-19

手機分享本文:

本週熱門

Error: No articles to dis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