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博評】William:基洛夫級開始拆解-夢之開始與終結

2021-02-28 16:13:19 最後更新日期:2021-03-02 23:15:50
William Lam

現實中只是個小職員的軍武 / 科普愛好者

11442 LAZAREV 190418 0190年代後一直擺爛中的扎拉列夫上將號與烏拉爾號。(圖片來源:bastion-karpenko.ru)

 

一個星期前,傳出俄國國防部決定將太平洋艦隊基洛夫級核動力重型導彈巡洋艦扎拉列夫上將號(即原來的伏龍芝號,俄國計劃代號11442型)將於年底前正式除役及拆解。聯同2019年俄國已有計劃在今年決定基洛夫級首艦烏沙科夫上將號拆解,實亦表示這級代表蘇聯近代海軍雄圖的巨艦,將步入歷史。
2cf4bf現時能找到1144型最早的設計線圖,已是1971年該型艦與1165型核動力導彈巡洋艦設計合併後的第一設計稿,船體基本上已和日後的基洛夫差不多。有趣的是,1165型的設計有點像光榮級,大概是因為都是Severnoe PDB設計局產品(1144是北方設計局的產品),1972年Severnoe PDB就提出光榮級原案,故若說光榮級是基洛夫級廉價版,倒不如說是1165型的常規版。(資料來源:bastion-karpenko.ru)

基本設計與戰術理念

基洛夫級最早期的設計其實很「正常」,就是想造一條核動力化的Project 1134B(北約代號卡拉級大型反潛艦)反艦與防空版本,排水量不超過12000噸,以防空為主並搭載射程較短的反艦導彈P-120。計劃雖然比較順利,但同期又有以重型反艦彈突擊為主的Project 1165型核動力導彈巡洋艦(16000噸)。基於兩個計劃有所重疊,1971年計劃再評審時,國防部決定將兩者合而為一,即要有強大反艦火力,也要有強大的防空、反潛與指揮能力……當然,合併未必是好事,直接結果是Project 1144設計膨脹化,在1974年時,已經達到24000噸的標準排水量。由於滿載排水量達28000噸,若相當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戰列艦,加上超過30節的極速,這東西在蘇聯紅海軍雖被歸類為核動力重型導彈巡洋艦,但西方海軍界是以戰鬥巡洋艦稱呼它的。

c1359c5035f6b66cf5f957d8762013792010年訪問南非開普敦的彼德大帝號,其視覺效果比過去的戰列艦有過之而無不及。70年代已有海軍學者提出這種威嚴艦容其實對於一般不太懂海軍的社會輿論而言。也有相當的威懾力。(圖片來源:forums.airbase.ru)

 

基於蘇聯60年代後經濟迅速發展,對外貿易與海外利益增加,當時的蘇聯海軍部長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指出30至50年代「空潛快」的海防思想已經不合時宜,蘇聯要透過和平時期海軍在外洋的展開,配合龐大的海外貿易船隊來展示國力的存在,並在戰時取得制海權、實施封鎖、進行登陸作戰、打擊陸上目標,以及實行戰略威懾,方能達到保衛蘇聯的目標這明顯是一種海權論的變體(或者被稱為「國家海權論」,故西方海軍學術界常稱戈帥為「紅色馬漢」),而且充滿攻勢防禦的意味。在這種要求下,蘇聯海軍明顯需要更大型化的艦艇及更強的遠洋進攻力量,方能達到以上目標。

5f5b121585600a20e41132d7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是蘇聯現代海軍建設的靈魂人物,他為蘇聯海軍訂立發展方向,並大力發展大型海軍艦艇與核潛艇艦隊,讓蘇聯海軍在70年代中期後正式成為全球第二大海軍力量。(圖片來源:zen.yandex.ru

戈爾什科夫的「國家海權論」雖然和國防部 / 總參的戰略有所抵觸,但卻有一點是重合的:海軍必須向外擴展防禦線。基於保護蘇聯領海防禦彈道導彈潛艇的原則,蘇聯海軍要建立一條反潛防線,同時讓已方核動力導彈潛艇的發射場往外推,以加強戰略威懾力量,並需抵消美國優勢海軍對於蘇聯潛艇部隊的攻擊。是故除強化蘇聯海軍潛艇的反艦攻擊能力外,水面艦隻同樣需要強化反艦能力並在離本土更遠的地方作戰。

考慮到龐大的噸位及單艦戰力,基洛夫級在外彰顯蘇聯國力的威懾形像上的確很有效,防空能力由於使用垂直發射系統及相控陣射控雷達,相對於上一代紅海軍的反艦及防空能力有質的飛躍,1983年前甚至強於所有美軍防空巡洋艦,對於需要遠洋作戰但防空能力較弱的海軍而言,基洛夫級仍是一個相當有效的防空傘,當然,神盾級巡洋艦服役後,就沒有什麼可以比了。單就性能而言,基洛夫級的資料可查的已太多,無謂重覆,唯此艦在動力系統構成、真正作用及進展一直緩慢的改裝,才有更多爭議性及可討論性。
未命名 4基洛夫的大煙囪一直是個謎,甚至冷戰結束後仍是,最後要等到北方設計局的官方史料集出版後才塵埃落定,原來1971年的計劃審查會上,戈什洛多夫提出為避免核反應堆在海洋故障令本艦無法航行,要配備兩個備用鍋爐,讓本艦可以17節的航速回港。有趣的是,這備用鍋爐KVG-2其實是現代級後期型上的主鍋爐,只是因為燃油有限,航程及航速限制在17節 / 1000海浬上。結構圖及極罕有的基洛夫開動燃油鍋爐圖來自文章〈煙道下的玄機:基洛夫級重型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動力系統詳解〉(圖片來自:forums.airbase.ru

神秘的動力系統

這條船一直帶給軍事迷很多「謎團」,其中之一就是其推進系統。作為蘇聯第一艘核動力水面艦,基洛夫級一開始便出現兩個體積不小的煙囪,故不少西方軍事分析家都認為基洛夫級是一種奇怪的CONAS推進系統(核動力與燃油鍋爐聯合推動),並用燃油鍋爐為蒸氣作進一步加壓。單就動力系統複雜性而言,這就很荒唐了。再講,基洛夫級在1990年前出海也不少,就是絕少見到該艦煙囪冒煙,就算海上高速航行時,西方海軍也沒有拍到類似的情況。

04013821美國核動力巡洋艦CGN-38維珍尼亞號的反應堆機組內有一個備用燃油渦爐,其排氣口很小,就在艦島建築下方左舷位置。(圖片來源:navsource.org)

事實上,基洛夫級所用的核動力系統使用KN-3反應堆兩個,總輸出功率有12萬匹,對不足30000噸的艦艇而言,也足夠開出30節以上的航速,根本也不需要再加一套輔助動力系統。實情是,煙囪只屬於該艦的後備燃油鍋爐輔機,只負責在核動力系統停機時作緊急動力用。事實上部分核動力艦隻還是有後備動力的,普遍都裝有柴油機,只要細心留意就可見到其排氣口。只是,基於基洛夫級相當巨大,柴油機也不夠用,才改成燃油鍋爐而已。

 df5167253061be9d297f9ec86a5bea32基洛夫級彼德大帝號的大比例船廠模型。拋開武器不論,本艦最重要的其實是大型指揮中心,以及兩套Kristall衛星戰術數據接收天線。加上指揮裝置與大型艦隊通訊裝置,本艦可作為指揮中樞及戰術資料廣播站。(圖片來源:連結)

真的為反航母而生?

必須指出的是,若真的講反航母力量,基洛夫並不算很強:20枚P-700型反艦導彈,只夠基洛夫級作約兩輪齊射;更有甚者,相對於上一代主力巡航導彈核潛艇(下稱SSGN)(5000噸級的675型 / 回聲2型,29艘,裝備8發P-500 / 1000型長程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單次齊射能力只有其2.5倍,相對於同時代的949型,更是不如(949型有24枚P-700呢),這裏更不計逆火式遠程轟炸機編隊的超飽和攻擊。基洛夫級更只像這戰術中的補充打擊力量而已。

QQ2逆火式遠程轟炸機最大搭載量為3枚KH-22 / 22M長程反艦導彈。一個轟炸機團(24架)出任務的通常搭載量約48枚,已相當於6艘SSGN發動攻擊了。右圖是豎起所有發射管的Project 675 SSGN,675型雖未具備水下發射能力,但導彈射程達500公里以上,相對還是安全。留意的是,675型SSGN的制導雷達剛好伸了出來。(圖片來源:俄國國防部及網絡)

 

基洛夫級如同整個蘇聯海軍艦隊一樣,其實都是為潛艇部隊作掩護的,其遠洋海軍艦艇上多掛大型反潛導彈,若是搭載反艦導彈,則主要是和北約海軍的水面編隊「捉對」。直到1987年前,算上已服役的兩條基洛夫,全蘇聯只有8艘巡洋艦有同時代SSGN的長程超音速反艦彈攻擊能力而已。

                               彼德大帝號的前甲板,船員門似乎準備曬太陽。甲板上的蓋分別是S-300F垂直發射防空導彈的射出口(前者)及P-700型遠程反艦導彈的射出口(後者)。(圖片來源:forums.airbase.ru)

 

但這並非指基洛夫級一無事處。要知道蘇聯反航母戰術的重點是實時偵察與通訊、協調攻擊,雖然經各型偵察機、潛艇與(不太可靠的)神話衛星系統的資訊分析並發動攻擊是由莫斯科的海軍參謀部負責,整個指揮及資訊整合中心仍在莫斯科,但基洛夫級本身空間足夠,同時也具備可讀取神話海洋監察衛星的戰術數據的能力,故可以作為備分指揮中心以及進行重要的通訊中繼工作,甚至能透過通訊指令,指揮導彈進行目標指令修改和中繼導引;另一方面,本艦作為指揮中心亦可指揮編隊及直升機反潛工作,同時使用射程足夠長的S-300F型防空導彈,保護艦隊與擊殺附近的反潛飛機,以保護在支援範圍內的SSGN的安全。

58 2000 550B當然,為更好的執行艦隊指揮及衛星導引 / 訊號接收工作,蘇聯還以基洛夫級的船體重新設計了一艘排水量達32000噸的SSV-33指揮艦烏拉號,不過核動力系統換成OK-900反應堆,即核動力破冰船常用那種。本艦首次試驗性部署太平洋,唯在維護上比基洛夫級更複雜,蘇聯解體後被放置十多年,任其爛透,最終還是拆解。(圖片來源:連結)

 

QQQ111作為戈爾什科夫期望的"全核蘇聯戰鬥群",1970-80年代出現的1293型(左,防空與反艦突擊型)及11990型(大型反潛驅逐艦)設計方案,不過這兩種艦的噸位重回14000-15000噸級別的水平,更像是基洛夫級再拆分出來的。這可能已反映當時蘇聯海軍部已發現基洛夫級工期場且昂貴,不利大量生產,加上至90年代以後蘇聯還有很多艦艇要替換(至少四種巡洋艦 / 大型反潛艦),基洛夫級並不是代替這些艦的最佳選擇。(圖片來源:連結1及連結2)

 

延續使命的改裝?

事實上,在基洛夫號建設途中,蘇聯國防部已在考慮兩種更新的核動力水面艦以取代基洛夫級,暗示這龐然大物似乎不是很好的選擇;另外,核動力有無限續航力的優點,可節省更多空間給其他物資,然核動力艦隻其中一個最大問題,是維修及平日檢查需要時間比一般動力艦隻要久,變相影響出勤率,這不但影響艦隻平時的外洋巡邏及前進部署能力(當然也削弱威懾力),而且亦同時影響軍事危機出現時的緊急反應能力。當美軍核動力航母編隊在承受出勤率不足的困難,可以想像國力大衰的俄羅斯在供養反應堆技術更落後一代的基洛夫級上有多痛苦。

1144 KIROV 160318 01事實上,基洛夫號就是因為1989年的反應堆事故,加上事後維修乏力,而被迫停役至今。事實證明,核動力系統仍是非常難服待的。(圖片來源:bastion-karpenko.ru

 

冷戰後俄國海軍實力大削,國防開支下跌達80%,至今天就算計算幣值,也只有蘇聯極盛時期的1/4-1/3,當連傳統的大陸軍都沒有辦法維持時,自然也無法再養這個大艦隊了,基洛夫級首兩艦也只能退到預備役(事實上是擺著慢慢爛掉)。只餘下後兩艘仍保持在役(彼德大帝號到1996年時才正式服役)。本來,三號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1999年入廠大修,一停就是9年,也幾乎步此後塵,只是2008年的大改裝計劃,拯救了她的命運。

Russian D1北德文斯克的修船平台,其實是可以抽水放水的港池,大型艦在拖船輔助下進入港池並移至指定位置,抽走港池一半水後,艦隻就擱淺在池底,可以進行大維修了。(Youtube擷圖)

 

大改裝經過多年拖拉後,於2014年正式開始,北德文斯克造船廠利用之前改裝印度超日王號航母時興建的港池維修平台,對該艦進行全面翻修、更換反應堆大部分組件及重鋪艦上管線,另外將需要改裝的部份預先拆下來並裝上新的維件,至去年9月工程完成後被拖出平台,前往碼頭作進一步改裝。

Russian Navy Admiral Nakhimov Kirov class upgraded nuclear cruiser continues its overhaul 925 001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出塢圖,事實上其改裝還有不少不明之處,現在只知船尾原拖曳聲納出口已被封閉,以及已換上80個大型垂發的預留位置。(圖照片來自Twitter@Capt_Navy)

 

這次改裝在電達及火力上仍有很多模糊的地方,例如雷達傳聞會換上MR-650型及22350型護衛艦上的5P-20K相控陣雷達(但說法仍很多,且暫時未見在後主桅上有相關結構);在火力持續性上則有很大進步,除了原有S-300F防空導彈系統改成S-300FM,並可選用新型48N6KMK長程地對空導彈及9M96系列防空導彈(一筒四發),理論上可由96發增至近400發外,而拆掉原有P-700的發射管後,也增加80個UKSK發射管,可發射寶石、口徑系列等巡航導彈與中長程反艦導彈外,還能搭載仍在試射中的3M22型鋯石極超音速導彈。其他電戰儀器也比照俄國新世代艦的裝備進行更新。

 未命名 2就算講火力投射而言,949AM型(現時俄國進行中的升級修改型)載彈也可由24枚暴增至72枚,衛星目標接收系統亦進一步強化,基洛夫級改良型的火力投射能力還是見不到優勢。(照片來源:H I Sutton)

不過問題還是存在,甚至可能更嚴重:本艦的武器和電戰系統更為通用化,俄國海軍現在大小艦艇都有類似裝備時,優勢只餘下更大型可跑更遠而已,但現在俄國沒有遠洋海軍要求,營運核動力艦船又非常昂貴,而且役齡亦有限(即使本船出海少,但10年後艦體壽命也將達50年),究竟又有什麼用?再講,核反應堆現時來說出勤能力還是比較難看,同樣的資金若用來多造幾條大型護衛艦,差極也至少能保持隨時都有一艘能出勤,加上多艘已經殘舊的俄軍驅逐艦都需要更換,何苦還在巨艦舊夢中繼續夢迴?

Атомный крейсер "Петр Великий" после окончания учений с индийским кораблем зашел в торговый порт Мармагао индийского штата Гоа. Приветствовать российских моряков в Гоа приехал посол РФ в Индии Вячеслав Трубников.雖說基洛夫級是「男人開的船」,但這「夢想」也太昂貴了吧……(網絡圖片)

 

 

參考文章與書目:

1. 〈煙道下的玄機:基洛夫級重型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動力系統詳解〉,〈海陸空天慣性世界〉193期。

2. "Warship of the USSR and Russia 1945-1995", A.S. Pavlov.

 

延伸閱讀:

  1. 【軍事博評】William:蘇聯海軍的真正主力安泰級重型核動力潛水導彈巡洋艦,2019-02-26
  2. 【軍事博評】William:由航母「拖拉」維修看俄國海軍的困境 2018-04-12

發佈於 軍事博評
By 2021-02-28

手機分享本文:

本週熱門

Error: No articles to dis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