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民意和中央信任,孰若重要?

2017-03-21 17:03:08
戴慶成

亞太國際關係學會副主席

LITE_副本

首先要申報一下立場,筆者並非奶粉,也不是薯粉,更不是胡粉,只是一名在本屆行政長官選舉中無票、愛看熱鬧的花生粉,以下文章純粹是個人興趣,嘗試從另一個角度分析今年的特首選舉,不喜勿插。

再過幾天就是新一屆特首選舉投票日。隨著投票日子漸近,近來社會對特首須符合哪些基本條件的討論又再度熾熱起來。有人認為民意最重要。特首身為香港一把手,如果得不到市民擁護,肯定不會是特首一職的理想人選。亦有人說,中央信任才是重中之重。一個得不到中央支持的特首,絕不可能做好特首這份工作。

嚴格來說,上述兩種看法都沒有錯。在「一國兩制」下,特首同時要服務兩個「老闆」,一個是逾七百萬香港人,一個是中央政府。兩者的支持同樣重要。所以在五年一次的特首競選過程中,各大候選人都無法迴避這兩個「老闆」級別的選民:港人和中央。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唐英年在上一屆特首選舉落敗,以及特首梁振英在本屆特首選舉前宣佈棄選。因為北京當局深知,二人民望太低,縱使他們得到中央高度信任,若勉強上任,只會令特區政府未來的施政舉步維艱,不僅經濟民生難以發展改善,社會和諧也會大打折扣。

但在另一邊廂,中央對特首的信任也不容忽視。根據《基本法》第45條,香港行政長官必須由中央政府任命,中央政府擁有特首委任權。不難想像,有志之士若無法取得中央信任,就算民望再高,也不能夠成為特首。公民黨的余若薇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這是很殘酷的政治現實。

在以往歷屆特首選舉中,特首當選人都能獲得中央信任,以及擁有一定基礎的民意支持,兩者相安無事。但本屆選舉卻首次出現以下情況:曾俊華在民意組別得分最高,林鄭月娥則在中央信任組別奪得最高分。這就產生了一個難題:民意和中央信任,到底哪個最重要?

在國際關係學科的綜合國力研究領域,近年也出現過類似的爭議。學者們普遍認同硬實力與軟實力之間可以相互發揮促進作用。但兩者之間哪個可以成為國力水準的最重要標誌,卻是眾說紛紜。

其實,若硬要把綜合國力分成硬實力和軟實力兩部分的話,在國力提升的過程中,兩者的角色同樣不可忽視,具有不可替代的特點,缺失某一部分都會大大削弱國家的綜合國力。換言之,兩者不是加數關係,而是相乘的關係。

比方說,日本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加入一流大國隊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但國際社會仍不認同日本是一個真正的政治大國,因為大國必須完全獨立,這不僅是主權的獨立,還包括外交政策。日本雖然經濟實力強大,但在對外和軍事方面卻完全依賴美國,不算是大國。

又如中國,以經濟指標來說,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而且軍事力量大幅提升。除了美國,目前中國的硬實力已經獨步天下。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的軟實力仍然遠遠落後於歐美國家,以致不少西方國家不承認中國是真正的大國。

如上所述,民意和中央信任兩大因素在特首選舉中都扮演著同等重要的角色,有如硬實力與軟實力之間的關係,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特點。它們之間不能相互取替對方,嚴重缺失某一要素都會大大削弱特首的認受性。兩者同樣不是相加關係,而是相乘的關係。

筆者按照這個評分標準為林鄭月娥和曾俊華簡單作了一個比較,曾俊華的總分明顯比不上林鄭月娥。(假設情況:附表一)畢竟,林鄭民望比曾俊華低,但還沒有到兩分或以下的危險線。相反,不獲中央支持的曾俊華在中央信任組別似乎已低至一分,或者最多只有兩分的「紅線」。曾俊華在中央信任這一部分失分太多,導致綜合分數遠低於林鄭。可以說,曾俊華陣營至今最大的錯誤,就是以為強大的民意支持部分可以轉化,彌補中央信任部分的不足。

在餘下不足一星期的日子裡,曾俊華若想當選特首,就只能寄望北京在最後一刻改變不信任他的想法,提高他在中央信任組別的分數。(假設情況:附表二)否則,就算曾俊華做更多的民意騷,恐怕也是徒勞無功,無法贏得這一場特首選舉。

d11822027e013d7de63a9bd303acb4d1 4aa95944d9e9e14b06709cb79b98c0f0

特首候選人有林鄭月娥、曾俊華、胡國興。

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刊於思考HK

發佈於 博評
By 2017-03-21

手機分享本文:

本週熱門

Error: No articles to display